欢迎光临重庆巨久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巨 久 资 讯
证券法律宣传广场 股票金融资讯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重庆巨久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市场跟踪
巨久资讯
推荐文章
 “国泰海通”正式登录中国证券史,少不
 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逝世,证券拓荒者
 超惊喜佣金开户 享更多开户福利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
 首批中证A50ETF规模大增逾50%
 多只养老目标基金接连清盘,投资者如何
 股票ETF“巨无霸”不断涌现 公募积
 利好黄金!各国抗击通胀依然任重道远,
 “基金顶流”张坤、刘格菘持仓披露,隐
 10个股市要闻消息 在前期已经加仓权
 券商以真金白银实施回购更重大的意义在
 今早股市行情消息点评 提振投资者信念
 钻研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进展有关工作
 股票上市公司要闻 成本花费上升致利润
 这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的核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一季度券商执业质
 国内外铝价持续走高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发力全渠道 休闲零食行业跑出“加速度
 中东土豪又来A股扫货 预定百亿豪购后
 亚太股市上涨 黄金跳水盘中跌破230
市场跟踪
互认基金再迎政策加持 “千亿”业务有望更进一步
发布时间:2024/6/18   阅读:12187
       中国证监会6月14日发布消息,将对《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就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则修订有两大看点:一是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二是放松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

       实际上,互认基金在9年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不乏政策支持,涉及到跨境互联互通业务试点和投资者交易所得税优惠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互认基金已成为一项“千亿”业务,内地公募和香港子公司均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将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从两方面进行优化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香港互认基金是指依法在港设立、运作和公开销售,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集体投资计划。实际上,今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其中一条就是要优化基金互认安排。

       为更好发挥两地基金互认机制的积极作用,本次规则修订拟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当前,香港互认基金客地销售规模的基金总资产占比上限为50%。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比例限制放宽至80%后,部分已达到50%比例的香港互认基金将可重新向内地投资者开放申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互认基金规模、扩展互认基金业务发展空间,更好满足内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此外,放松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则有助于引进全球优秀资管机构,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有外资基金公司人士称,将产品的部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集团内海外关联公司,是香港市场的常见安排。从相关统计来看,在港注册基金中采用全球投资策略并含转授权安排的产品占比达20%,该项修订可以充分发挥跨境资管集团全球投资优势。

       历年政策支持不断

       实际上,中国证监会本次对《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就是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扩大互联互通大背景下展开的。

       2015年5月,中国证监会、中国香港证监会联合宣布于当年7月正式开展两地基金互认,符合条件的基金可在对方市场进行销售。和香港互认基金这一叫法相比,市场更常用的是“北上互认基金”。相对应地,内地公募基金到香港市场展开销售,市场通常称为“南下互认基金”。证监会指出,自2015年7月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实施以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各项制度和机制运行良好,较好满足了两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同时有力支持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认基金9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不乏政策支持。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有序推进“基金互认”等跨境互联互通业务试点。另外,早在2018年底,相关部门还宣布将内地个人投资者的互认基金交易所得免税政策延长一年。

       “互认基金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做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扩大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这一切离不开不同政策之间的连贯性,以及两地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配套制度。”某中型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互认基金的长足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公募跨境理财产品,也进一步提升了两地基金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南下互认基金发展,北京一位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建议,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发行基金,应加大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力度,同时要持续巩固在资产投资上的竞争力。相比海外投资机构,内地基金公司在A股资产的投资上更具有本土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境外投资者。该人士表示,从过往发展历程看,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展业存在一定短板,相对于中国香港本土及海外成立的基金公司,内地基金公司在当地的品牌和知名度略显不足,这方面的提升有望成为未来互认基金进一步拓展南下市场的突破口。

       两地基金品类日趋丰富

       从目前已落地的产品种类和发展规模来看,9年来互认基金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已成为两地基金公司的一项“千亿”业务。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北上互认基金(即香港基金内地发行的销售资金)已突破了千亿元关口,达到了1082.78亿元,南下互认基金(即内地基金香港发行的销售资金)为42.47亿元。由此可见,自2015年发展以来,香港发行的北上互认基金明显获得了内地投资者青睐,这和内地投资者的跨境理财需求有着较高契合度。相比之下,内地发行的南下互认基金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要低一些。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内地基金公司存量的南下互认基金约有50只,分布于20多家基金公司中,包括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头部公募,也有汇丰晋信基金、摩根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融通基金等中小公募,涵盖股权、固收、被动指数等产品。

       另一方面,在港机构发行的北上互认基金数量更为可观,截至目前已突破120只。其中的基金发行人,既有内地公募的香港子公司,如南方东英资管、博时国际等,也有其他香港或国际资管机构,比如摩根基金(亚洲)有限公司、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百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相关产品策略多样,以香港或亚太地区的股票或债券为主,如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BC类—美元)、中银香港环球股票A、恒生中国H股指数A类澳元对冲—累积收益等。

       “历经多年发展,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互认基金,内地公募和香港子公司都已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将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其中,香港公募基金有相当部分是投资全球市场的,基民可选择的种类会更多,北上互认基金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这部分需求。”某公募香港子公司相关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来源:转载中国金融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任何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基金备战“中考” “百模大战”刺激AI主题全面反
下一篇: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 量化基金业绩大幅分化
手机:18223515673    联系人:潘经理    E-MAIL:490990999@qq.com    公司地址:重庆市合川区花滩大道89号16幢2单元1-2    网址:www.cqjujiu.com
Copyright  2024   重庆巨久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渝ICP备2024035462号
免责声明: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 且已竭力规避使用“极限化违禁词",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不支持以任何"违禁词”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广告法》的变相勒索行为!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素材来源互联网,我们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不接受任何变相勒索行为!